央广网临汾9月12日消息(记者郎麒 通讯员宋建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靠近。9月9日14时许,一场大雨倾泻在侯月线沁水站场上,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电务段沁水车间包保干部张培庆身穿雨具,在线路上走走停停,时而俯身,时而站立,正在加强雨天设备巡视检查。
侯月线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作为太原局集团公司的“东大门”,侯月线承担着繁重的运输组织任务。在夏秋季节交替之际,连续降雨给安全运输带来影响,也给信号设备维护增加了难题。
“张师傅,有一个轨道区段电压突然下降了3伏。”15时10分,对讲机里突然传出小刘急切的声音。
“米乐M6 m6米乐收到,盯着设备曲线,马上申请临时点,我马上过去。”张培庆清楚,轨道区段电压下降3伏,这已经到了故障的临界值,一旦再有波动,就会影响安全行车。他快步跑到设备旁打开箱盒,并不时用手擦着脸上的雨水。由于电气化区段不允许打伞,只见张培庆把雨披顶在头上,遮盖住箱盒里的器材,雨水瞬间就淋湿了他的后背。
张培庆用万用表不停测试着不同端子的电压、电流数值,然后和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坏了,数据对不上。”发现一米乐M6 m6米乐处问题后,他心里默默提示自己一定要冷静,大脑同时快速闪现着各部电路原理图。“跳线、接线端子、电阻器、变压器、防雷原件,每一个器材之间相互连接,又相互影响。”冷静下来后,张培庆嘴里不停嘟囔着,对一个又一个器材进行测试排查。
雨仍旧下个不停,天渐渐暗了下来,长时间的下蹲让张培庆双脚有些麻木,不停调整着姿势……
“张师傅,临时点快到了。雨下这么大,等雨停了再查吧!”在机械室盯控设备运行曲线的小刘通过对讲机说道。
“不行,安全责任大于天,我们的职责就是确保安全畅通。”张培庆拒绝了休息,又补充说,“快了,应该就是变压器的问题,你再申请个临时点,我再仔细查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培庆的执着努力下,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经过更换处理,设备恢复正常。
参加工作30多年的张培庆自入路伊始,便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岗位实操锻炼。无论夏日酷暑,还是冬日严寒,他永远奋战在铁路运输第一线。不仅如此,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他也总是争着抢着干。
“记得有次突发路外施工挖断电缆,他火速携带工具前往现场,发现故障位置在护坡半坡处,马上爬上去跪在地上开始处理,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抢修,设备才恢复正常。泥水早把他裹成了泥人,他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谈起对张培庆最深的印象,身边职工佩服地说。
在千里铁道线上,无数像张培庆一样的铁路人正恪尽职守,坚守在万里铁道线上。他们用无私奉献,确保着铁路运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