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练三九,夏练三伏。”7月底,已是中伏,八点上班时,骄阳已开始炙烤大地。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郑州机务段南检修车间内,温度计指针直逼60℃,空气仿佛凝固的熔岩。23岁的机车电工李韵菡正蜷缩在不足一平方米的机车机械间内,手中的万用表探针在密布的接线端子间游走。汗珠顺着她的安全帽带滚落,在布满油渍的地面上砸出一个个深色印记。
“就像在预热好的锻造炉里作业。”李韵菡快速抹了把快流进眼睛的汗水,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高温下迅速蒸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在这个同龄人享受空调房的年纪,李韵菡的日常是米乐M6 m6米乐与60℃高温、机油味和精密电路为伴。
荣誉墙上新增的“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证书,记录着李韵菡这个年轻姑娘的成长。
证书背后,是日均三套湿透的工装,是检修库里两万步的行走轨迹,是深夜翻烂的技术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