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电气模块产品,一般都是固定在标准din导轨上。电气模块一般只能横向安装,或者竖向安装,不能同时兼顾到两个方向安装,当现场接线方式复杂多变及机柜空间有限时,对用户非常不利。
电气模块产品从导轨上拆卸时,通常在电气模块底部设置有拆卸口,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将螺丝刀插入拆卸口,移动螺丝刀,另一只手将电气模块从导轨上取出,采用这种方式拆卸电气模块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横向及竖向安装,电气模块的拆卸使用单手即可操作且不需要使用工具的免拆卸工具的导轨安装模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免拆卸工具的导轨安装模块,该安装模块安装于导轨上,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实现安装模块与导轨的固定的锁扣机构,其中导轨的第一侧边卡接于壳体底部设置的安装腿内,导轨的第二侧边与锁扣机构相接触,所述锁扣机构设置有多个,其中至少有两个锁扣机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进一步地,前述锁扣机构包括卡扣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卡扣安装于壳体底部设置的卡扣安装槽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卡扣相接触,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卡扣安装槽相接触;所述弹性部件呈压缩状态时,所述导轨的第一侧边与安装腿呈分离状态;所述弹性部件呈张开状态时,所述导轨的第一侧边与安装腿呈接触状态。
进一步地,前述卡扣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引导面、固定面,所述引导面和固定面均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前述锁扣机构设置有两个,且该两个锁扣机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进一步地,前述卡扣的前端面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卡扣底面的夹角为直角。
进一步地,前述壳体底部的凹槽为异形槽,所述异形槽具有引导槽和固定槽,其中所述引导槽和固定槽相通。
由于锁扣机构设置有多个,其中至少有两个锁扣机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在电气模块安装过程中,可根据使用环境的需要选择其中任一锁扣机构与导轨相连接,从而实现在电气模块在横向和竖向不同方向的安装,现场接线需要更改进线方向时,可以及时的调整模块安装方向以适配;同时机柜空间狭窄时,可以调整安装方向节省空间。
由于弹性部件呈压缩状态时,所述导轨的第一侧边与安装腿呈分离状态;所述弹性部件呈张开状态时,所述导轨的第一侧边与安装腿呈接触状态;在拆卸过程中,单手即可操作,通过将电气模块中的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则安装腿与导轨的第一侧边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实现单手将产品从导轨上脱开,免工具拆卸。
壳体底部的凹槽为异形槽,所述异形槽具有引导槽米乐 登录入口和固定槽,其中所述引导槽和固定槽相通,卡扣设置于该异形槽内,卡扣底面与异形槽处于同一平面内,易进行导向,不会出现卡扣卡死在壳体底部的情况。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中相关部件的序号如下:1、壳体,2、导轨,4、安装腿,5、第一卡接面,6、导轨的第二侧边,7、导轨的第一侧边,8、卡扣,9、弹性部件,10、卡扣安装槽,11、开口部件,12、卡接部,13、卡接面,14、第一引导面,15、第二引导面,16、固定面,17、凹槽,18、第二固定面,19、引导槽,20、固定槽,21、定位面,22、弹性部件定位部,23、第二定位面。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者与其它替换和/或附加方法、材料或组件一起实施各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中,未示出或未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免使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诸方面晦涩。类似地,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特定数量、材料和配置,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本实用新型可在没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是说明性表示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如图1所示,一种免拆卸工具的导轨2安装模块,该安装模块安装于导轨2上,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底部的用于实现安装模块与导轨2的固定的锁扣机构,如图4所示,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安装腿4,其中所述安装腿4位于与锁扣机构米乐 登录入口所在位置相对应的另一侧,安装腿4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接导轨2的第一侧边7的第一卡接面5,导轨2的第一侧边7卡接于壳体1底部设置的安装腿4内,导轨2的第二侧边6与锁扣机构相接触,所述锁扣机构设置有多个,其中至少有两个锁扣机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由于锁扣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当所述锁扣机构为两个时,这两个锁扣机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当所属锁扣机构设置超过两个时,则其中至少有一个锁扣机构与其余锁扣机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其余锁扣机构处于平行状态。
如图2、图3所示,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卡扣8和弹性部件9,其中所述卡扣8安装于壳体1底部设置的卡扣安装槽10内,其中所述弹性部件9的一端与卡扣8相接触,所述弹性部件9的另一端与卡扣安装槽10相接触;所述弹性部件9呈压缩状态时,所述导轨2的第一侧边7与安装腿4呈分离状态;所述弹性部件9呈张开状态时,所述导轨2的第一侧边7与安装腿4呈接触状态。卡扣8设置有容纳弹性部件9安装和拆卸的开口部件11。所述卡扣8的前端设置有卡接部12,所述卡接部12具有导角,该导角具有卡接面13以及第一引导面14,所述卡接面13与第一引导面14相交;其中该卡接面13与导轨2的第二侧边6相接触,如图7所示,当需要将电气模块安装到导轨2上时,将导轨2的第一侧边7与设置于电气模块底部的安装腿4相接触,使电气模块的一端与导轨2呈接触状态,将电气模块向导轨2方向移动,则导轨2的第二侧边6给第一引导面14施加向下的力,弹性部件9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带动卡扣8向与弹性部件9压缩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当卡扣8与第一引导面14呈分离状态时,导轨2的第二侧面与卡接面13相接触,弹性部件9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张开状态,从而将导轨2固定于电气模块壳体1上。
所述卡扣8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引导面15、固定面16,所述第二引导面15和固定面16均设置于壳体1底部的凹槽17内,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面15位于靠近第一引导面14,该第二引导面15为从卡扣8的两侧面延伸的与壳体1底部的凹槽17相垂直的面,该第二引导面15用于实现卡扣8与壳体1的左右定位。
固定面16靠近第二引导面15,所述固定面16为7字型,固定面16的一端从卡扣8的两侧面分别相延伸的延伸面,且该延伸面连接有与所述延伸面相垂直的第二固定面18,且所述第二固定面18与电气模块底面相平行,该第二固定面18卡接于壳体1底部的凹槽17内用于实现电气模块上下位置的定位。
壳体1底部的凹槽17为异形槽,所述异形槽具有引导槽19和固定槽20,其中所述引导槽19和固定槽20相通,引导槽19内卡接有第二引导面15,固定槽20内卡接有固定面16。
为了实现安装入卡扣8内的弹性部件9的固定,在卡扣8的前端面设置有定位面21,所述定位面21与卡扣8底面的夹角为直角,定位面21上设置有弹性部件定位部22,该弹性部件定位部22上套接有弹性部件9,为了实现弹性部件9的固定,在卡扣安装槽10上设置有从壳体1上延伸的且与壳体1底面相垂直的第二定位面23,所述弹性部件9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面23相接触。
如图4-图6所示为将锁扣机构安装至电气模块壳体1的示意图,将卡扣8内设置的定位面21卡入电气模块壳体1上设置的卡扣安装槽10内,卡扣8的定位面21上设置的弹性部件定位部22与第二定位面23相接触,沿着电气模块底部设置的凹槽17内滑入第二引导面15使固定面16位于固定槽20内,将弹簧从卡扣8上设置的开口部件11内卡入,使弹簧的一端套接于弹性部件定位部22上,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面23接触。
如图8所示为将电气模块从导轨2中拆卸时的示意图,单手或双手握住电气模块,将电气模块向锁扣机构方向移动,锁扣机构内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安装腿4内设置的第一卡接面5与导轨2的第一侧边7分离,将电气模块向远离导轨2方向移动,从而将电气模块与导轨2分离。
由于锁扣机构设置有多个,其中至少有两个锁扣机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在电气模块安装过程中,可根据使用环境的需要选择其中任一锁扣机构与导轨2相连接,从而实现在电气模块在横向和竖向不同方向的安装,现场接线需要更改进线方向时,可以及时的调整模块安装方向以适配;同时机柜空间狭窄时,可以调整安装方向节省空间。
由于弹性部件9呈压缩状态时,所述导轨2的第一侧边7与安装腿4呈分离状态;所述弹性部件9呈张开状态时,所述导轨2的第一侧边7与安装腿4呈接触状态;在拆卸过程中,单手即可操作,通过将电气模块中的弹性部件9处于压缩状态,则安装腿4与导轨2的第一侧边7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实现单手将产品从导轨2上脱开,免工具拆卸。
壳体1底部的凹槽17为异形槽,所述异形槽具有引导槽19和固定槽20,其中所述引导槽19和固定槽20相通,卡扣8设置于该异形槽内,卡扣8底面与异形槽处于同一平面内,易进行导向,不会出现卡扣8卡死在壳体1底部的情况。
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被限定于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振动信号时频分析理论与测试系统设计 2.汽车检测系统设计 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1.计算机网络安全 2.计算机仿线.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3.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 4.机电一体化技术
用于与中央服务器进行双向卫星通信的便携式、可拆卸的、独立自主式的跟踪单元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