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学院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培养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维护和装备研发制造行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学院现开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四个本科专业,“铁道供电技术”一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287名。专职教师47人,其中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18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学院下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系、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系、自动化系、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系、轨道交通工程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以及先进车辆与机器人研究所、新能源车辆控制与无人驾驶研究所、智能无人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博士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等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00万元。
学院秉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成长力的一线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为目标,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实施学院共建,着力学生素质、能力、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校+企业”和“理论+实操”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术训练+工程训练”,形成了强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院已与多个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建有现代化的轨道交通工程实验中心,总面积约2500平米,总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有列车运行图编制实验室、列车调度指挥实验室、电气集中联锁实验室、计算机联锁实验室、轨道交通沙盘、轨道交通综合监控实验室、轨道交通电气控制等专业实验室,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形成了以“理论教学——认知实习——实验操作——实训锻炼——毕业设计”一体化、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具备了培养“轨道交通行业具有成长力的一线工程师和管理者”所需的软硬件教学条件。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为满足中泰两国轨道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设置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以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轨道交通系统施工与管理、运用与维护、故障分析与处理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领域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成长力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学业学分: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57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准予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63学分、学科基础课24学分、专业必选课21学分、专业限选课9学分、专业任选课7学分、集中实践33学分。
面向全国各大城市地铁运营单位、各铁路局从事轨道交通设备及信号的维护、调试与管理工作;面向自动化、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公司和科研院所从事轨道交通相关产品研发工作;在相关职业院校、技术学校及高等院校从事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教学、实验和研究工作。
本专业培养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交通运输经济、交通运输规划等专业知识与技术,以及运筹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具有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能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从事轨道交通运输生产组织、指挥决策和管理工作具有成长力的一线工程师和管理者。
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运输市场营销、轨道交通信号、机车车辆与列车牵引计算、铁路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铁路站场及枢纽、铁路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
1.掌握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的组织、规划、管理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1.面向各大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事业单位、各级铁路管理部门,从事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
2.面向铁路各设计院、地铁设计院、交通规划设计院等,从事轨道交通咨询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
3.面向铁道科学研究院所、轨道交通科研单位、各类院校等,从事轨道交通相关的研究、教学和辅助等工作。
自动化专业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各种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实施控制,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结合、机械与电子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集控制科学、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的办学定位,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轨道交通自动化设备技术等为基础,以轨道交通自动控制和智能系统及装备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任轨道交通设备生产单位、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和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掌握扎实的自动化基本理论和轨道交通基本知识,掌握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供配电、电气传动等专业核心知识;
(3)具备初步的自动化设备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技能;
(4)能胜任轨道交通设备生产单位的设计岗位、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岗位、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设备维修维护岗位及其他领域的自动化工程师岗位;
1.自动化(automation),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机器按规定的指令自动操作或控制的过程。
2.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包括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3.自动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本院自动化专业具有自动化技术与轨道交通行业相结合的特色。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控与PLC、轨道交通设备、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智能控制等。
自动化专业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 的鲜明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毕业生有较宽厚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应用所学知识对自动化设备或者生产线进行分析、设计、组建和维护,可到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单位从事电气与自动化技术的设计、研发、维护工作,或到使用自动化设备的公司和事业单位对自动化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维护、技术改造工作。还可到仪器仪表、消费电子、电力系统、建筑电气以及轨道交通行业或相关单位从事电气、电子、通信方面工作。
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名,其中教授1人,副高以上8人,硕士以上7人,硕士以上占比例78%,目前教师队伍实践应用能力较强,主要围绕先进车辆(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车辆等)承担大量的技术服务工作,这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本科专业、铁路供电技术专科专业。拥有轨道交通电气综合实验室、车路协同与无人驾驶实验室等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实验室。目前已毕业2019届铁道供电技术,主要就业单位包括青岛地铁、杭州地铁等轨道交通运营单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技能、具备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牵引传动系统的维修维护、研发能力,拥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系统分析和维护能力、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能在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牵引传动系统制造与应用领域,从事相关的设备(系统)研发、生产制造、维修维护等工作的电气与控制工程师。
电米乐M6 米乐平台力机车与车辆概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牵引供电技术/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接触网技术/电控与PLC、电机学/电机及拖动基础。
毕业后可以考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也可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单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建设单位(如中铁各大集团下属的电气化公司)、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如铁路局、各大中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和轨道交通维管单位就业,进行相关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调试、生产(施工)、维护和维修等工作,成为具有成长力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在电气化铁道(专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注重于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设备与供电系统的工程建设与维护的专科专业,隶属于铁道运输类。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电气工程和交通运输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国铁供电、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为专业方向,培养面向国有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及电气化铁路的建设施工企业、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6)胜任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与供电系统的生产单位、国有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电气化铁路的建设施工企业、电气化铁路维管单位中供电设备的生产、销售、调试、检修、试验等工作,供电系统的施工、调度、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面向电气化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培养具有扎实的铁道供电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的一线高级技能型人才。
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微机运动(监控)技术、变电所运行管理与维护、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城轨供电系统、接触网检修与维护/城轨供电接触网、铁道用电管理与安全规则/城轨供电规程与规则。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国有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大型工矿企业等,从事电气化铁路和城轨的接触网的施工、维护、检修和运营管理;电气化铁路和城轨的牵引供电系统电力调度,牵引变电所的施工、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的生产、营销、售后服务和技术咨询;电力系统电网的运行、维护、设计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