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锂电:指数相比年初下降37%,供给过剩,价格从碳酸锂、材料到电芯均大幅下降。
2)光伏:指数跌幅接近40%,需求端,新增装机高增,供给端,庞大产能快速释放,冲击更甚。
3)储能:竞争加剧,量增价跌。中国:2023年1-11月新型储能装机超17GW,为2022全年2.9倍;美国:装机/并网递延仍较为严重,Q3装机创新高;欧洲:户储去库存阶段,增长动力稍显不足。
1)锂电:主赛道:碳酸锂价格主跌浪或已结束,高成本矿山将会陆续关停,价格将会寻找现金成本的有效支撑,底部或已临近。碳酸锂是周期之母,也建议关注含锂量较高的正极、电解液和电池等环节。新技术:复合集流体应用落地,固态电池的研发或已经进入量产前的技术攻坚期,46大圆柱静待良率提升,高压快充、硅碳负极等新技术也值得关注。
2)光伏:主赛道:供给冲击最快速阶段即将过去,库存去化逐渐清晰,逆变器为代表的市场分化,寻找底部反弹的窗口。新技术:BC电池量产、OBB应用、钙钛矿招标等方面值得期待。
3)氢能:光氢平价渐行渐近,绿电制氢的新应用场景有望缓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政策将会激发市场热情,打开中长期应用大门。
4)机器人:特斯拉引领,自我学习不断提升,工艺不断迭代,大规模量产即将拉开序幕,真正的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将会浮出水面。
锂电:看好新技术和价格接近底部的碳酸锂:1)新技术:复合集流体应用落地,推荐宝明科技、骄成超声、东威科技;固态电池是较为确定的产业方向,建议关注:上海洗霸,金龙羽,QuantumScape和SolidPower;46大圆柱静待良率提升,建议关注:逸飞激光、东山精密、中瑞电子(未上市);2)价格接近底部,看好碳酸锂及含锂量高的中游:碳酸锂优选自有锂矿产销量高,建议关注:中矿资源、永兴材料、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盛新锂能、藏格矿业;中游关注含锂量较高的环节如正极、电解液、电池,建议关注:容百科技、湖南裕能、天赐材料、宁德时代。
光伏:看好新技术、供给侧出清、需求改善三个主线)新技术:BC技术推荐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关注帝尔激光、广信材料等;钙钛矿推荐金晶科技、京山轻机、德龙激光等;0BB推荐奥特维、宇邦新材,建议关注迈为股份、同享科技、威腾电气等。2)供给侧出清:盈利周期底部,龙头逆势扩张&周期穿越。硅料建议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组件建议关注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东方日升。3)需求改善:降息刺激终端需求,关注逆变器、玻璃、胶膜、银浆等辅材龙头:德业股份、阳光电源、禾迈股份、信义光能、福莱特、福斯特、聚和材料。
储能:电池价格触底,美国利率下降,市场增长更为有序。美储:推荐关注阳光电源、科陆电子、科华数据、盛弘股份。工商业储能:推荐关注苏文电能、科林电气、芯能科技、南网能源。大储:推荐关注南网科技、华自科技。
氢能:光氢平价渐行渐近,关注研发和技术实力强劲的弹性标的华光环能、昇辉科技、华电重工、双良节能等,围绕中石化战略配套的石化机械等。
机米乐 登录入口器人:产业链日趋完善,关注核心零部件:鸣志电器(空心杯)、绿的谐波(减速器)、秦川机床(丝杠、减速器)、步科股份(无框电机)、柯力传感(力传感器)。
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各细分行业如储能、新能源车等在部分国家推动需要政策支持,若支持力度不及预期,则新能源增速可能缓慢。
新技术推进不及预期。2023年为多种新技术落地元年,若产业链上进度不及预期,则新技术推进速度可能放缓。
原材料成本波动剧烈。部分核心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如果在24年快速下跌/上涨,可能影响行业中下游的盈利。